栏目分类
图片
当《秋林飞瀑图》被定为“国宝”,那纸页间涌动的不仅是墨色,更是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。巨岩拔地而起,似天神俯瞰着涧水蜿蜒;丹枫经霜,朱砂与赭石点染的叶片燃烧于秋意之中,古木虬枝伸展,苍秀之气弥漫天地。整幅画面高远清旷,仿佛能让人聆听到宇宙的呼吸。画境如此动人,源于范宽对终南、太华山水的深情沉浸。他并非走马观花的过客,而是常年栖身于“岩隈林麓之间”,凝视山石肌理,感受流水脉动。北宋“格物致知”的精神,让他以近乎苦修的方式写生,全身心触摸、感悟造化神髓。这般深沉的颖悟,使得他落笔沉稳,墨色如大地脊梁,线条似山脉骨骼,每一笔皆从造化深处流出,气象宏阔,格调超逸。《秋林飞瀑图》的雄浑感,在其独创的“雨点皴”技法中尽显。他运笔如凿,以密集小点反复点染、堆积山体。墨点似凿入岩石肌理,层层累积,塑就山峦不可撼动的体积感与沉甸甸的质感。再配以浓重轮廓线,山体如铜浇铁铸般矗立,磅礴之气令人屏息。这种“峰峦浑厚,势壮雄强”的风骨,成就了范宽在画史上的崇高地位。后世画家作秋山图者众多,却难及范宽高峰。明代沈周的秋山,虽有文人清雅,但浑厚力量稍敛;清代王原祁虽心追范宽,但笔下丘壑有时失之于程式化,少了那份与自然同呼吸的生命律动。范宽的雄浑,是生命与自然碰撞的原始伟力,是山水间打磨出的金石之声,非单纯笔墨技巧可模拟。《宣和画谱》称范宽“与山传神”,他不仅传写山之外貌,更直抵山之魂魄,展现出雄浑壮美、顶天立地的精神脊梁。这份“浑厚”与“雄强”,是生命意志与宇宙气魄的交响,是画家灵魂与天地精神的共振。《秋林飞瀑图》作为“国宝”,意义非凡。它如灯塔,昭示着中华艺术的雄浑气魄。范宽的笔墨树立了永恒标高,后世画家即便笔锋精妙,仰望这座由巨岩、飞瀑与枫林构筑的丰碑时,也不得不承认那种源自生命深处、与造化相连的“浑厚”与“雄强”的不可复制。范宽以生命扎根自然,让《秋林飞瀑图》千年后仍传递着群山的心跳。这座浑厚雄强的艺术丰碑,将以自身重量,在每个仰视者心中刻下深刻印记。
Name cleare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- 2025-08-21网友分享的“装修坑”,一个比一个离谱,看到真的要气笑了!
- 2025-08-07范宽《秋林飞瀑图》
- 2025-06-26拓日新能:公司未涉及区块链业务
- 2025-06-24初中道法学习,必须靠家长解决核心问题
- 2025-05-25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| 云南大学农学院教工党支部扎根农村开展科研教学:把论文写在大地上